在肉牛飼養業中,一般將粗纖維含量較高的于草類、農副產品類(包括收獲后的農作物秸、莢、殼、藤、蔓、秧)、干老樹葉類統稱為粗飼料。
(一)、粗飼料的特點 1.來源廣,成本低 粗飼料是肉牛**主要、**廉價的飼料。在牧區,有廣闊的草原牧場做后盾;在農區,每年有數億噸的作物秸稈可利用,野草也隨處可獲。除栽培牧草和草原牧場改良需要一定投資外,干草的曬制和秸稈的利用并無多少投入,故深受農牧民的歡迎。 2.營養價值低 粗飼料的營養含量一般較低,品質亦較差。以粗蛋白質含量比較,豆科干草優于禾本科干草,干草優于農作物副產品。有的作物的秧、蔓、藤及樹葉與干草相當,甚至優于干草;作物的莢、殼略高于禾本科秸稈,以禾本科秸稈****。 3.粗纖維舍量高,適口性差,消化率低 粗飼料的質地一般較硬,粗纖維含量高,適口性差,因之家畜對此類飼料的利用有限。伹由于粗飼料容積較大,質地粗硬.對家畜腸胃有一定刺激作用,對肉牛而言,這種刺激有利于其正常反芻,是飼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類飼料。
(二)、粗飼料的種類 根據粗飼料的來源及加工,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: 1.青干草 以細莖的牧草、野草或其他植物為原料,在結籽前刈割其地上部分,經自然曬制或人工烘烤蒸發其大部分水分,干燥到能長期貯存的程度,即稱之為干草。這類飼料品種較多,各類青綠飼料均可調制。 2.秸稈飼料 指各種作物在收獲籽實后的秸稈用作飼料。包括莖稈與葉片兩部分。其葉片含營養成分較高,故葉片損失越少,其相對營養價值越高。常用的秸稈飼料主要有:玉米秸、麥秸、谷草、稻草、糜草、大豆秸、豌豆蔓等。 3.秕殼飼料 是農作物在收獲脫粒時的副產品。包括包被種子的穎殼、莢皮及外皮等物。如麥糠、米糠、稻殼、豆莢等。稻、麥等秕殼有芒,用它飼喂家畜時要進行預處理,一般是通過浸泡使其變軟。 4.樹葉類 春夏季的樹葉嫩枝水分含量較高,粗纖維含量較低,因而可劃歸青綠飼料類;而秋季的落葉則粗纖維含量增高,水分含量下降,應當為租飼料之列。 |